执壶,壶式之一,又称注子、注壶,出现于隋代。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五种之多。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四至六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型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明永乐青花花果纹执壶,高26.1厘米,口径6.3厘米,壶身如玉壶春瓶,有弯曲的长流和扁带形高执柄,流和颈间以长方流云形片连接。
中国历代瓷器造型:掌握各时期瓷器通常的造型特征和共同的风格是鉴别瓷器的重要途径和依据。看造型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型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具有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器物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则一反宋代造型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的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型繁多,制作精巧。了解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还需要掌握观赏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以碗足为例,唐代以前为饼形足,唐代中期由饼形足演变为玉璧形足,五代时向圈足发展,而圈足成为中国碗、盘一类器足的整体。可见器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视,往往成为断代的参考依据。
福州执壶鉴定中心在哪里
福州艺术/工艺/收藏品相关信息
4月13日
2021-10-11
2021-10-09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6